新闻动态

志存高远为振兴 脚踏实地写芳华——我院举行2023级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

  • 发布日期:2023-08-21
  • 访问次数:

8月13日,我院2023级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在西校区CIAD报告厅顺利举行。开学典礼由我院党委书记林涵主持。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开发处副处长李燕,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陈范骏,我院院长叶敬忠、副院长吴惠芳、办公室主任王树远、MPA教务秘书韩艳萍与贺颖,以及全体2023级MPA研究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林涵首先对出席典礼的嘉宾、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她谈到,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MPA研究生的24所高校之一。自2001年以来,人文与发展学院MPA依托学校将理解三农、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文化基因深植于学位点的办学理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贴社会现实需求,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具有深切人文情怀、深厚学术底蕴、深耕实践经验的公共管理人才。

陈范骏代表学校欢迎各位MPA新生的到来,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掌握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兼柔并蓄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把理论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思想;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树立问题意识,结合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学习;三是培养三农情怀,树立服务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杨润泽、纪红玉、王会婷三位同学作为2023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代表发言,他们对授课老师、导师以及教务老师的辛勤付出表达了感谢,分享了见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悦之情。他们还回顾了求学备考的点滴,感叹了重返校园的珍贵机会,并表示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说到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共同进步。

叶敬忠从介绍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历史沿革开始,带领大家“走进人文与发展学院”,详细介绍了学院育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特色鲜明的学术研究、国家战略的社会服务、富有情怀的平台文化与服务导向的学院管理。同学们在叶敬忠院长饶有风趣的语言中了解了“一个育人为本、学术为业、生机勃发、志趣高洁、温馨团结的学院”“一个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尊严和声誉的学院”和“一个老师和学生对之充满关切、期待和向往的学院”。

8月13日下午,我院举行2023级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入学教育讲座。讲座由吴惠芳副院长主持。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慧东,我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孙庆忠带来讲座分享。

张慧东以“乡村振兴与我国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为题展开讲授。他从乡村振兴的目的任务、问题挑战、规律经验、阶段特征、政策措施五方面展开介绍,对全球农业增长和乡村发展的规律、我国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的阶段特征、实现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等进行了讲述,为同学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启发。

孙庆忠以“MPA教学与研究生教育的双向期待”为题,为MPA研究生讲授精彩一课。他结合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自身感悟,与同学们探讨了三个问题:对研究生教育有什么期待?研究生教育的深层内涵是什么?如何以研究生教育为起点实现“生活重建”? 他给同学们提出五点期望:一是管理心态;二是做有心人;三是淡化得失;四是话说“青鸟”;五是勿忘阅读。在孙老师循循善诱且风趣幽默的讲述中,同学们深受启发。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新一届MPA研究生纷纷表示,他们将秉持“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与“重拾人文情怀,讲好发展故事”的院训,不忘初心,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岗位中书写青春芳华,期待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开展一段新的旅程。

【撰稿/贺颖  摄影/王树远  责任编辑/王树远


分享给朋友